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EPS数据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2|回复: 1

数据可视化的艺术——用图表吸引目光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6994

金钱

1万

积分

资深用户

发表于 2016-8-31 16: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下面两个图形中,那个更容易表现Mid-Cap和Small-Cap的市场份额大小,饼图还是条形图?
点评:一般来讲表述市场份额是100%,所以大家习惯用饼图表述,研究表明人们更习惯从条形图来比较大小,更醒目的看到差异!
2、立体的图表是否比平面的图形更容易解读?
点评:从简约的角度,显然二维图更适合人们观察,当然大部分图表需要打印在平面;三维并不适合观察,所以只要可能尽量用二维图,毕竟是我们视觉空间的最低维度!当然上面的图是时间轴应该采用折线图表述趋势!
3、交叉表恐怕还是简洁的好!


点评:简约就是美,显然下面的更清晰明快!我们习惯采用中国式图表,一般都是封闭边框线的,但是我们如果经常看英文的论文,你会发现很多论文都是下面的图表!在文章中,大家最好让表格内字体小于正文1个字号,保持非封闭的表格会有不一样的视角效果,似乎更显专业水准!当然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可能存在不同观点!

4、横坐标是时间序列,为了展现数据的趋势,应该选线图还是柱形图?(这个问题比较普遍)
点评:选择下面的最重要的是X轴是时间,时间序列,所以折线图更能够感知的趋势、模式的变化!当然如果你表现的是不同品牌的市场份额,条形图或直方图也是可以的!
5、在不同的场合应该选择将真实数据比例展示出来还是将差异放大?
点评:这两个图的最大差异是Y轴坐标,显然B图是真实的表现,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A图是用放大镜在寻找差异,那么采用B是真实的;如果你想强调差异性,也应该在提供了B图之后,采用引线标明A图是来自B图的放大效果!




6、热力图的制作经常用吧,左右两个有什么区别?



点评:地理信息是可视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数据呈现中不断增加地理信息元素是非常重要的,从事分析的人要有采用地理信息呈现的思维方式,不断提炼,日积月累就会有好的模板了!当然上面的左图依然满足简约就是美的原则,同时我们知道地图的四色原理,颜色的基本规则也是不用超过4种,不行采用渐变颜色;现在活动地图还是比较容易的,大家可以从Google Map和一些Go2map等软件截取恰当的地理信息,然后用心抠图就可以用来,当然这是比较笨但也是有效的方法,高级的可以采用PS等技术抠图啦!当然,如何让地图与数据大小联动呈现,需要编写宏或者VBA的一点语句支持!

7、又遇3D和2D的问题,上面的3D图表相对于下面的四个2D表分列节省了空间,但是所传达的信息呢?



点评:我们说了尽量不用用三维图,但是大家是不是会把信息按某个维度作出分散的二维图呢,一定注意要去掉后面图的纵坐标的Lable,否则是四张图,要贴成一张图!

8、常用Excel的人恐怕对下面的图表深有体会吧,横坐标的标签名称太长怎么办?旋转呗?



点评:当然左侧的图的Label更好看,但我们会作出这样的Lable吗?最笨也是最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把Label变成图片贴上去盖住原来的;当然,Excel是可以实现的,只要在标签单元格用Alt+Enter就可以在一个单元格输入多行标签了;如果不想改变原来的文本格式,就让单元格引用其它位置就可以了,所以在图表中要有能力和用心去修改图表中的每一个元素!


9、鲜艳的背景颜色会对数据展现产生什么影响?


点评:我们应该选下面的,如果选上面的打印都费墨,坚持简单是最好的;当然如果有艺术细胞的话,背景也是生动的,但是更多是考虑展示结果,如果最终要打印你就要考虑考虑啦!

10、哪张表里面能够一目了然的发现问题所在?

点评:我们应该选择上面的,因为网格线会让我们看不清晰,最好不要用网格线;当然颜色也是非常重要的,记住条件格式的应用,别一点一点的把数值变字体颜色,要用规则变;当然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字体、数值、对齐等格式问题,这些都有助于领导欣赏!

281

主题

7658

金钱

9503

积分

高级用户

发表于 2016-9-1 09: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图表吸引目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8:30-17:30
QQ群:
653541906
联系电话:
010-85786021-8017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意见反馈|网站地图|手机版|小黑屋|EPS数据狗论坛 ( 京ICP备09019565号-3 )   

Powered by BFIT! X3.4

© 2008-2028 BFIT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