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EPS数据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2|回复: 0

[乐研杯信息素养大赛]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复制链接]

22

主题

760

金钱

947

积分

初级用户

发表于 2018-4-16 14: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山东地区为例:

由下表可以看出信息素养相关网站主题名称中使用“服务”或“咨询”的图书馆为27个, 占79.4%, 机构名称中使用“咨询部”、“参考咨询部”、“信息咨询部”等包含“咨询”的图书馆为20个, 为58.8%。而主题名称和机构名称中真正使用“信息素养”的只有济南大学, 仅占2.9%。说明高校普遍将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等同于信息素养, 这种概念理解上的偏颇, 导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在信息素养的内涵理解上出现一定偏差。反观欧美国家的信息素养经过不断地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从最初的“图书馆素养”, 到后来的“传媒素养”, 再到“计算机素养”, 直至今天的“信息素养”, 绝不仅仅是信息能力技术因素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信息意识的人文因素培养以及信息伦理道德的社会因素教育。因此首先应该对其具体内涵充分把握了解, 这样才能够为顺利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

绝大多数高校信息素养教学都以图书馆教育为主, 普遍采用“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数字资源培训”等教学模式。同时, 信息素养教育中另一阵地则以计算机专业、教育专业承担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等级考试”和“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这些原本同属于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元素之间相互独立, 完全各自为政, 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 这种松散的模式不仅会影响自身教育的开展, 同时也会阻滞信息素养教育整体的发展。同时教育内容相对简单, 这里以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的“文献检索课”为例来看, 几乎所有高校都将其设置为公选课且课时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少很多, 试想在如此少的课时内将融合技术、人文、社会众多因素的信息素养知识教授给学生, 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绝大多数高校仅仅将信息素养中所占比例很小的信息技能教授给学生, 而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创造等内容则完全不会触及, 且学生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几乎都处于被动的地位, 教学效果不理想。

国内信息素养几乎无一例外地由图书馆承担,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数量比例相对于教师来说明显偏小, 高校更倾向于对教学部门扩充师资, 图书馆馆员相对于教师来说进修机会较少, 导致图书馆馆员在数量和知识储备方面均处于劣势。从信息素养教育需求发展来看, 在其雏形阶段———图书馆素养阶段主要需求为图书馆手工检索, 此时具备图书馆专业理论和技能的馆员完全能够胜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逐渐发展成为计算机素养, 图书馆馆员在经过计算机技术培训后, 仍能够完成此时期以计算机信息检索为任务的教育教学。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素养已不单是信息技能这种基础知识的传授, 更注重的是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创造等核心内涵的教育。图书馆馆员大多数并没有经过信息素养核心知识的自身学习构建的过程, 而仅仅是掌握了文献检索、信息资源利用等基本技能, 这种教育自身力量薄弱且资历偏低的情况严重阻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正常发展。

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 标准体系占有重要的地位, 高校信息素养标准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信息素养的完整程度。在欧美国家信息素养教育中, 普遍制订了与本国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标准。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 (AASL) 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AECT) 共同制定了“学生学习之九个信息素养标准”, 1999年英国国家和大学图书馆学会 (SCONUL) 提出了英国信息素养标准, 2000年美国高等教育图书馆研究协会 (ACRL) 发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 2001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众多大学出版了澳大利亚信息素养标准[5]。以上这些信息素养标准的制订极大地促进了欧美地区信息素养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于欧美成熟完善的信息素养标准, 我国并没有制订相应的标准体系, 只是在局部形成了一些探讨性的理论[6][7][8][9], 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未形成一套成熟、规范的信息素养标准体系,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因此建立相应的科学规范标准已势在必行。

摘自: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8:30-17:30
QQ群:
653541906
联系电话:
010-85786021-8017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意见反馈|网站地图|手机版|小黑屋|EPS数据狗论坛 ( 京ICP备09019565号-3 )   

Powered by BFIT! X3.4

© 2008-2028 BFIT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