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EPS数据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5|回复: 1

[中国] 东三省诗歌年鉴2015-2017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5014

金钱

5728

积分

高级用户

发表于 2018-2-5 13: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鉴
年鉴分类: 行业分类
  • 东三省诗歌年鉴2015-2017
  • pdf
  • 东三省诗歌年鉴2015-2017.jpg
  • 在中国的诸多行政和地域区划中——不论是历史形成的,还是新中国以后出现的——相比于西南、华南、中南、东南、西北等地区,东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之间的关系要更为密切一些,三省一起出现和被观照的概率也更大。东北三省,不论方言、饮食、民族,甚至山川地貌……多的是共性,少的是个性。这当然和东北三省独特的历史有关,清朝之前,中原政权的影响力已经进入到了广袤的东北地区,但还谈不上建设和管理。清朝中期以后,随着清廷封禁制度的难以为继,以及边疆地区的人口需要,大量关内移民涌入东北,成为开发、建设东北的先行者和生力军。现在的东北民众,多是近现代二三百年间关内移民的后代,原住民所占比例极少。东北地区“历史”短,这在文艺上自然会有所体现,历史短,辉煌可能不够,名家可能相对较少,但禁忌也同样会少一些,自由多一些,个性也更张扬一些,这些特点,在东北三省的诗歌中多少会有所体现。 2005年,东北三省几十位诗人,应马永波之约,会聚于吉林省省会长春,把酒言欢,盘诗论道。十年前,大家还都算年轻,酒精和诗歌很快让心灵升温,激动过后,众人决定“结社”,共同做点实事,笔者于是提议出版东三省诗歌年鉴,由马永波主编,三省各出一人任分卷主编,入选诗人出资,分担出版、印刷等费用。年鉴在2006年初顺利出版,获得了应有的注意,热闹了一阵,大家还在沈阳欢聚了一次,进行交流和研讨。第二年,因为各种原因,吉林缺席,黑、辽合力出版了第二卷;第三年,辽宁也缺席了,黑龙江独自出版了第三卷。随后,永波博士毕业去了南京,无人举旗,此事即行搁置。从年鉴创立至今,十年时间过去了。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可谓白驹过隙;但对于个体来说,不可谓不长;从任何意义上来看,十年,都是一个有意义的节点,十年之后,东北诗歌再次集合出发,对东北诗歌和诗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可有可无之事。能集结,说明有这个内驱力,需要集结,可以集结,能够集结并呈现。这种强大的内驱力,是本年鉴得以面世的主要原因,也是诸位东北诗人写诗的一个原动力。当然,“东三省诗歌年鉴”也不过是目前中国诗歌多种呈现方式中的一种,是有关人士阅读和研究中国诗歌的一个向度,它拒绝惊艳之感,也拒绝各种话题式、概念式的策划,它就是中国一个地区诗人的群体集结和一些诗歌的集合。 它当然也有自身的若干特点,比如,它是目前为止,第一本以大的地理区域的诗人为主体的汉诗选集;比如,它是自筹资金出版的一本年鉴类诗选……这些特点,自然并不足以决定它的质量,因为,诗集还是要用诗歌说话。随着网络的普及,尤其移动网络的兴起,信息的获得变得极其容易和廉价,诗歌该怎么出现在它的读者面前?相比于网络(博客、网刊、网站、微信等)、刊物等,出版仍然是经典化和抵达真实读者的一种有效方式,让诗歌以书籍的方式存在和流通,仍然是诗人对抗时间的主要手段。正是基于此种考虑,马永波重新召集大家,启动年鉴工程。其中所选三省诗人,就人数来说,基本上符合三省诗歌创作的实际,当然,既然是选集,就没办法面面俱到,都会有不同的反馈,正所谓众口难调。对编者和主编来说,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尽力就好。此前言,因为各种限制,深入考察具体诗人的创作是不可能的,似也无此必要,对文本的深入研究,等年鉴出版后,自会有人来做。 希望本书面世之后,能有更多的诗人、诗评家、研究者将此书摆上学术的砧板,予以严格的考量。年鉴所收诗人,以现居住地和户籍为东北三省的诗人为主,兼顾目前工作和生活在其他省市的一些诗人,其中,既有活跃诗坛多年的名家宿将,更有草根诗人、打工诗人、底层诗人、新诗人等后起之诗坛新秀。大家聚在一起,既有利于东北诗歌发展,也是一种诗谊上的缘分,是非常值得珍惜的。 无论本年鉴是双年展,还是年度选,对于编者和诗者来说,都不是简单的事。在编者,要筹集资金、理顺关系、征集稿子,然后经过一番事无巨细的程序,方能最后付梓,因为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固定的团队,完全凭一腔热血,做一件公益之事,应该说,其间甘苦,冷暖自知,实为不易;在作者,写出好作品,亦非一蹴而就之举。两相考量,恐怕都不能过于乐观。归根结底,年鉴体现了东北诗人自我掌控的意愿与可能,同时也希望以正规出版的方式,进入更高的学术视野,找到更真实更广泛的知音读者,让我们这些在白山黑水间写作的人,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公正的展示平台。 最后,我想对所有入选年鉴的诗人说:我们大家都应该心怀感恩,哪怕只有一首短诗入选,那也是对你的诗歌创作的肯定,我们应该将此次入选当成自己今后写作的动力,同时理解编选者和出资者的诸多不易和愿心。而没能入选的诗人,有待来日,大家都在朝圣的路上,自然还有机会聚首。当然,我更希望此选本能引发应有和足够的学术话题,进而深化和活跃东北地区的诗歌创作。 一本纯粹自负盈亏和自发创意的诗歌年鉴,想坚持下去,需要主办者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力,也必须得到广大诗人的热情支持,还需要有基本的经济保证和合理的运作模式,就本选集来说,种种欠缺之处在所难免,好在来日方长,随着经验的积累,细节可以逐步修正,大方向值得坚持,长此以往,东北诗歌的历史真相和现场实绩自然水落石出。
  • 东三省诗歌年鉴2015-2017.pdf (49.64 MB, 下载次数: 0, 售价: 266 金钱)

0

主题

534

金钱

6587

积分

高级用户

发表于 2019-1-11 07: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8:30-17:30
QQ群:
653541906
联系电话:
010-85786021-8017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意见反馈|网站地图|手机版|小黑屋|EPS数据狗论坛 ( 京ICP备09019565号-3 )   

Powered by BFIT! X3.4

© 2008-2028 BFIT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