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四个目标”的战略方针,突出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平稳增长,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安定祥和,民生水平逐步提升。
一、综合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13年全县GDP实现27260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044万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00254万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90311万元,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4.5:35.2 :30.3调整为30.1:36.8:33.1,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4.4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1.6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上升2.8个百分点。按可比价、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755元。
为民办实事成效显著。2013年,全县实施省委、省政府为民为实事26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农村公路建设和人安饮水工程等5个项目超额完成任务。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792万元,较上年增长3%。其中,农业产值53672万元,增长2.7%;林业产值14014万元,增长9.1%;牧业产值70115万元,增长2.1%;渔业产值732万元,增长6%。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4.9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8%;油料种植面积2.48千公顷,增长0.4%;蔬菜种植面积4.18千公顷,增长0.4%,其中以番茄、红茄为主的延季蔬菜种植面积达1.8千公顷。
全县粮食因受大旱影响总产量为74753吨,减产2.1%;油料产量3522吨,增长4%;水果产量38766吨,增长81%;蔬菜产量63608吨,增长1.9%;肉类总产量15927吨,增长3.4%;水产品产量816吨,增长9.9%。
2013年,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推进,年内到位扶贫项目资金3203万元,“两项制度”帮扶10000人,到位资金400万元,年内减少贫困人口1.09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全县19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53315万元,增长12.6%,实现利润总额604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414万元增加利润2635万元,企业亏损面为22.2%,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68.03%,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97.37%,比上年同期上升0.07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奶粉13555吨,增长6%;发电量1.9亿千瓦时,增长11.7%;水泥7.5万吨,减少8%;光电子器件1000万片,增长151.2%;铁合金0.7万吨,增长16%。
建筑业、房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967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亿元,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9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97万平方米。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5家,完成投资5709万元,房屋施工面积108732平方米,竣工面积666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5720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2013年全县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2375万元,比上年增长36.5%。
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年共组织实施重点项目28个,项目总投资34.8亿元,完成投资9.19亿元。南山风电二期工程、西岩河东商贸物流市场、城步新鼎盛有限公司电容式触摸屏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三期工程、南山牧业公司生产2万吨液态奶和3000吨高端奶粉生产线项目等重点项目投资占全县固定资本投资的22.9%,超额完成任务。
五、国内贸易
消费需求稳步增长,特别是城镇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面贯彻落实家电、摩托车、农机具下乡补贴等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有效的刺激了城乡居民消费热情。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465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县城106901万元,增长17.3%;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1%;县城以下26564万元,增长1.4%,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9%。分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126393.6万元,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7%;住宿和餐饮业7071.7万元,只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4%。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以商务部对口扶贫为契机,以项目和产业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全年实际利用内资24.96亿元,利用外资130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持续快速增长。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8625万元,增长9.5%。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项目,年内完成了覆盖7个自然村的5个移动基站建设,新增通宽带村8个。2013年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6087户,增长27%,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6502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9585户,移动电话用户131555户,增长7.5%,互联网宽带用户12727户,增长5.9%,其中城市用户8356户,农村用户4371户。
旅游开发来势好。旅游业以节庆为平台加强对外推介促销,打造“生态城步•魅力苗乡”,充分利用“六六山歌节暨第二届中国大桂林旅游湘桂原生态风情节”等节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旅游规划,突出景区建设,大力招商引资,着力把城步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强县,稳步推进旅游产业上新台阶。全年各景点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6.5万人次,同比增长30.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35.7 %。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2013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0307万元,同比增长22.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905万元,同比增长23.8 %。全县财政支出139507万元,同比增支20776万元,增长17.5%,全年民生支出达9.5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8.4%。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平稳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8010 万元,比上年增长15.9 %。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93494万元,增长7.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5546万元,增长 18.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1547万元,比上年增长 14.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4211万元,减少19%;中长期贷款余额97336万元,增长42.2%;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为33.8 %。
保险业务迅速发展。全县共有保险公司4家,实现保险费收入7706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2158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5548万元;各类赔款与给付4301万元。其中,财产险决赔款1024万元,人寿险赔付款3277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内完成大竹坪中心小学等6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及丹口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深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教学条件明显改善。至年末全县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8691人;中等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328人;普通小学139所,在校学生19352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30人;幼儿园14所,在校幼儿5550人。全县小学专任教师1415人,普通中学教师978人,职业中学教师69人,特教老师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适龄儿童升学率、初中升学率均达100%。
科技推广力度加大。全年向上申报国家专利技术33项,获专利14件。全县拥有科技协会48个,会员3.5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1.5万人,采取邀请专家授课、指导员讲课、科技特派员定点辅导和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51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受训人数1.5万人次。科学技术在全县得到及时、迅速、有效的普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13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电视转播台1座,免费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200场,全县除南山镇和蒋坊乡外,其它乡镇全部建成标准化综合文化站,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大桂林旅游湘桂原生态风情节暨城步第十六届六月六山歌节,集中展示了城步崭新形象和各族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个、门诊部所21个、疾控中心1个、皮防站1个、妇育保健站1个。病床位1040张,全县拥有医务人员798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589人。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实行住院和门诊统筹,不断提高住院医疗费补偿比例。2013年,全县共有21986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增加1554人,参合率为99%。调整了住院补偿比例,其中县内乡镇卫生院零差价销售的基本药物住院补偿率提高到100%,县内县级医院住院补偿率提高到80%,封顶线提高到12万元。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卫生预防体系和重大疾病救助体系,依法加强医患纠纷治理,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全县12所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县拥有共公体育设施面积12.4万平方米,年内举办县以上体育运动会10次,参加运动员1.2万人,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通过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努力减少工业废水、烟尘、二氧化硫及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7%,工业废水、废气、废物(渣)处理率达8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7%,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5.83%,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0%,地表水质达标率达100%。森林覆盖率73.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积极推进全国生态县创建工作,现已建立南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白云湖湿地国家公园、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全年共投入1031万元,建成新型沼气池1390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040台,建成“两省灶”1202座,全面加强农村新能源建设利用,更好的促进农村环境建设。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低位运行。全县年末总人口279000人,年内出生人口4131人,出生率15.46‰;死亡人口2081人,死亡率7.79‰;全年净增人口2050人,自然增长率为7.67‰。全县常住人口257800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4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013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参保人数为14.8万人。全县参加企、事业、机关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77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003人;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0425人、19737人、21727人。2013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38人。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242人,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率100%。8632名城镇特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2072万元,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240元,较上年提高25元;11269名农村特困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发放低保金1086万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12元,较上年提高14元。实施了1020户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完成投资2550万元。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