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EPS数据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回复: 0

[数据快递] 嘉兴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4993

金钱

5490

积分

高级用户

发表于 2017-12-13 15: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鉴
年鉴分类: 行业分类
为了全面掌握我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的发展规模和布局,了解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我市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和基础信息数据库,为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于2008年进行了第二次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1231,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普查对象是在嘉兴市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经过全市经济普查机构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近二年的共同努力,全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及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基本完成。我市经济普查的主要数据已获得浙江省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浙江省统计局的认定。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有关要求,嘉兴市人民政府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嘉兴市统计局将向社会发布经济普查公报。现将第一号公报发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0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49055个。与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15348个,增长45.5%;产业活动单位56720个,增加16505个,增长40.0%,其中,第二产业29403个,第三产业27308个。个体经营户31.11万户,增加2.73万户,增长9.6%,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有9.36万户,从事第三产业的有21.75万户(详见表1)。
表1                      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
 
单 位 数
比   重(%)
一、法人单位(个)
49055
100
     #企业法人
42228
86.1
      机关、事业法人
3027
6.2
      社会团体法人
993
2.0
      其他法人
2807
5.7
#第二产业
28134
57.4
第三产业
20921
42.6
二、产业活动单位(个)
56720
100
      第二产业
29403
51.8
      第三产业
27308
48.1
三、个体经营户(万户)
31.11
100
      第二产业
9.36
30.1
      第三产业
21.75
69.9

与2004年嘉兴市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同口径数据比较,全市企业法人单位增加13743个,增长48.2%。其中,国有企业462个,减少17个,下降3.5%;集体企业872个,减少888个,下降50.5%;股份合作企业434个,减少531个,下降55.0%;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共2441个,增加607个,增长33.1%;私营企业35001个,增加13576个,增长63.4%;其他内资企业342个,增加285个,增长50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22个,增加206个,增长22.5%;外商投资企业1554个,增加505个,增长48.1%(详见表2)。
表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
 
单位数(个)
比重(%)
合    计
42228
100

内资企业
39552
93.7

国有企业
462
1.1

集体企业
872
2.1

股份合作企业
434
1.0

联营企业
28
0.1

    国有联营企业
5

    集体联营企业
9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10

    其他联营企业
4

有限责任公司
2266
5.4

    国有独资公司
129
0.3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2137
5.1

股份有限公司
147
0.3

私营企业
35001
82.9

其他内资企业
342
0.8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122
2.7

外商投资企业
1554
3.7

注:表中数据不足最小计量单位的以“…”表示(下同)
分县(市、区)看,2008年末,拥有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列全市前3位的县(市、区)依次是:海宁市、桐乡市和南湖区,分别占全市的18.9%、16.9%、15.4%;其他依次为平湖市、嘉善县、秀洲区和海盐县。
产业活动单位数列全市前3位的县(市、区)依次是:海宁市、桐乡市和南湖区,分别占19.5%、16.4%、15.9%。
个体经营户户数最多的是桐乡市,为8.39万户,占全市的27.0%,海宁市列第二位,为5.53万户,占17.8%,其它依次为嘉善县、秀洲区、平湖市、南湖区和海盐县(详见表3)。
表3                   单位与个体经营户的地区分布

法人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
个体经营户

数量(个)
比重(%)
数量(个)
比重(%)
数量(万个)
比重(%)
合 计
49055
100
56720
100
31.11
100
    市 区
12476
25.4
14768
26.0
7.01
22.5
      南湖区
7574
15.4
9041
15.9
2.64
8.5
      秀洲区
4902
10.0
5727
10.1
4.36
14.0
    嘉善县
6856
14.0
7622
13.4
4.67
15.0
    海盐县
4664
9.5
5357
9.4
2.05
6.6
    海宁市
9248
18.9
11036
19.5
5.53
17.8
    平湖市
7497
15.3
8609
15.2
3.46
11.1
    桐乡市
8314
16.9
9328
16.4
8.39
27.0

在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制造业的单位28072个,占49.5%;批发和零售业10895个,占19.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972个,占7.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210个,占5.7%。以上四个行业合计占81.4%(详见表4)。
表4                 产业活动单位的行业分布
 
单位数(个)
比重(%)
合    计
56720
100
    农、林、牧、渔业*
9
    采矿业
22
    制造业
28072
49.5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50
0.4
    建筑业
1059
1.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796
1.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787
1.4
    批发和零售业
10895
19.2
    住宿和餐饮业
624
1.1
    金融业
1179
2.1
    房地产业
1532
2.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210
5.7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917
1.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57
0.6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477
0.8
    教育
1052
1.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107
2.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03
0.7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3972
7.0
* 此处的农、林、牧、渔业为第二、三产业法人兼营的第一产业活动单位。
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五个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3.10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42.1%;工业8.52户,占27.4%;交通运输业3.82万户,占12.3%;住宿和餐饮业1.73户,占5.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26万户,占7.3%。在个体经营户中,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的有12.81万户,占41.2%,无证的18.29万户,占58.8%(详见表5)。
表5        个体经营户的行业分布和批准登记情况
 
单位数
(万户)
比重(%)
合    计
31.11
100
    工业*
8.52
27.4
    建筑业
0.84
2.7
    交通运输业
3.82
12.3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11
0.3
    批发和零售业
13.10
42.1
    住宿和餐饮业
1.73
5.5
    房地产业
0.07
0.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0.16
0.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26
7.3
    教育
0.02
0.1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0.03
0.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45
1.4
按批准情况分


    有证
12.81
41.2
    无证
18.29
58.8
* 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第二、三产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3]数为261.7万人,与2004年嘉兴市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50.3万人,增长23.8%。其中,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为178.8万人,增加27.2万人,增长17.9%;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为82.9万人,增加23.2万人,增长35.8%。在从业人员中,单位从业人员175.7万人,占67.2%;个体经营人员86.0万人,占32.8%。在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76.1万人,占单位从业人员的43.3%。
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118.4万人,占67.4%;建筑业19.8万人,占11.2%;批发和零售业7.0万人,占4.0%;教育5.0万人,占2.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5.6万人,占3.2%(详见表6)。
表6                     单位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从业人员(万人)
比 重(%)
合    计
175.71
100
    农、林、牧、渔业
0.02
    采矿业
0.07
    制造业
118.37
67.4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33
0.8
    建筑业
19.76
11.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90
1.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0.95
0.5
    批发和零售业
6.97
4.0
    住宿和餐饮业
2.02
1.2
    金融业
2.26
1.3
    房地产业
2.50
1.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06
1.7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26
0.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90
0.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62
0.4
    教育
5.01
2.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39
1.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74
0.4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5.58
3.2

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3%、5.4%、9.0%、23.0%和62.3%。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7.9%、33.4%和58.7%。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3.5%、13.5%、23.8%和59.2%(详见表7)。
表7             单位从业人员学历、职称、技术等级情况
 
从业人员(万人)
比重(%)
一、从业人员合计
175.71
100
      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
0.53
0.3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
9.58
5.4
      具有大专学历者
15.73
9.0
      具有高中学历者
40.43
23.0
      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者
109.45
62.3
二、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合计
18.29
100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
1.44
7.9
      具有中级技术职称者
6.11
33.4
      具有初级技术职称者
10.74
58.7
三、具有技术等级证书人员合计
6.35
100
      高级技师
0.22
3.5
      技师
0.86
13.5
      高级工
1.51
23.8
      中级工
3.76
59.2

三、企业资产总额
2008年末,全市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额为9993.9亿元,比2004年增加4838.2亿元,增长93.8%。其中,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362.1亿元,比2004年增加217.1亿元,增长19.0%;集体企业资产总额84.3亿元,减少379.5亿元,下降81.8%;股份合作企业资产总额606.1亿元,增加551.4亿元,增长1008.7%;私营企业资产总额2372.3亿元,增加1375.4亿元,增长138.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593.5亿元,增加322.7亿元,增长119.1%;外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1255.6亿元,增加749.6亿元,增长148.2%(详见表8)。

表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亿元)
比重(%)
合    计
9993.9
100.0
内资企业
8144.8
81.5
国有企业
1362.1
13.6
集体企业
84.3
0.8
股份合作企业
606.1
6.1
联营企业
9.9
0.1
    国有联营企业
4.2
    集体联营企业
3.4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2.3
    其他联营企业
0.1
有限责任公司
2002.9
20.0
    国有独资公司
340.1
3.4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1662.8
16.6
股份有限公司
1686.2
16.9
私营企业
2372.3
23.7
其他内资企业
21.1
0.2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93.5
5.9
外商投资企业
1255.6
12.6

四、企业实收资本
2008年末,全市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不含行政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实收资本[4]总额为1898.9亿元,比2004年末增加945.1亿元,增长99.1%。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总额中,国家资本374.4亿元,增加188.7亿元,增长101.6%;集体资本41.4亿元,增加4.4亿元,增长11.8%;法人资本412.1亿元,增加189.8亿元,增长85.3%;个人资本523.5亿元,增加265.8亿元,增长103.1%;港澳台资本175.5亿元,增加75.5亿元,增长75.5%;外商资本371.8亿元,增加221.0亿元,增长146.6%。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本次普查未包括国际组织。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⑴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⑵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⑶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在有关部门登记为法人,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或作为产业活动单位普查,或并入上一级法人。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且具备以下条件:⑴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⑵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⑶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个体经营户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包括:(1)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2)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并领取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3)没有领取执照或证书,或按照有关规定免于登记,但有相对固定场所、年内实际从事个体经营活动三个月以上的城镇、农村个体户。但不包括农民家庭以辅助劳力或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的一些兼营性活动。
  [3]从业人员:是指2008年12月31日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在岗的从业人员。未包括上述范围之外的从业人员。
单位从业人员是指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年末实有人员数。期末从业人员包括在各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工作人员、兼职人员、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但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4]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企业实收资本按照投资主体划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六种。
[5]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0

主题

1215

金钱

1万

积分

资深用户

发表于 2019-1-17 19:15:56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8:30-17:30
QQ群:
653541906
联系电话:
010-85786021-8017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意见反馈|网站地图|手机版|小黑屋|EPS数据狗论坛 ( 京ICP备09019565号-3 )   

Powered by BFIT! X3.4

© 2008-2028 BFIT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