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EPS数据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8|回复: 0

[数据快递] 嘉兴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4993

金钱

5490

积分

高级用户

发表于 2017-12-13 15: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鉴
年鉴分类: 行业分类
根据嘉兴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 27360个,从业人员119.77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43.8%和 13.9%。工业个体经营户8.52万户,比2004年末下降1.4%,从业人员35.6万人,比2004年末增长0.2%。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47个,占0.2%;集体企业237个,占0.9%;私营企业23570个,占86.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32个,占3.8%;外商投资企业1414个,占5.2%;其余类型企业1060个,占3.9%。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0.6%,集体企业占0.5%,私营企业占57.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0.9%,外商投资企业占20.2%,其余类型企业占10.3%(详见表1)。
表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万人)
合    计
27360
119.77
内资企业
24914
82.57
国有企业
36
0.57
集体企业
237
0.59
股份合作企业
295
1.36
联营企业
9
0.03
    国有联营企业
1
0.00
    集体联营企业
5
0.03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1
    其他联营企业
2
有限责任公司
638
5.98
    国有独资公司
11
0.12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627
5.86
股份有限公司
56
4.87
私营企业
23570
68.93
其他内资企业
73
0.23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032
13.01
外商投资企业
1414
24.20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22个,制造业27102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36个,分别占0.1%、99.1%和0.9%。在工业行业大类中,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造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20.3%、18.6%和8.1%(详见表2)。
表2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万人)
     合    计
27360
119.77
采矿业
22
0.07
非金属矿采选业
22
0.07
制造业
27102
118.37
农副食品加工业
327
0.87
食品制造业
152
0.97
饮料制造业
78
0.36
纺织业
5882
24.26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057
22.24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902
9.76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525
2.00
家具制造业
345
3.62
造纸及纸制品业
825
2.98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606
1.51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58
1.09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5
0.0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833
3.13
医药制造业
102
0.53
化学纤维制造业
224
3.09
橡胶制品业
207
0.95
塑料制品业
2033
3.8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61
4.79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19
0.9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63
0.51
金属制品业
1678
5.01
通用设备制造业
2990
7.48
专用设备制造业
715
2.1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62
2.1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360
5.5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72
5.05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65
1.38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182
2.04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54
0.0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36
1.33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4
0.9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0
0.0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82
0.37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3。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饲料
万吨
118.90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13.64
饮料酒
万千升
20.65
万吨
13.44
亿米
34.12
印染布
亿米
31.57
服装
万件
70759.85
皮革服装
万件
1289.89
家具
万件
2470.58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245.54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
万吨
3.64
化学纤维
万吨
208.00
橡胶轮胎外胎
万条
1812.68
水泥
万吨
1616.02
玻璃纤维纱
万吨
54.16
钢材
万吨
149.70
金属切削工具
万件
5382.91
模具
万套
290.18
太阳能热水器
万台
43.03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437.58

(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4180.88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86.6%;负债合计2506.32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77.5%;所有者权益合计[1] 1674.56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102.1%(详见表4)。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采矿业为43.9%;制造业为58.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66.6%。
表4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行业分布
 
资产合计(亿元)
负债合计(亿元)
所有者权益合计(亿元)
     合    计
4180.88
2506.32
1674.56
采矿业
2.56
1.12
1.44
非金属矿采选业
2.56
1.12
1.44
制造业
3471.41
2034.06
1437.36
农副食品加工业
27.47
18.06
9.42
食品制造业
28.60
16.21
12.39
饮料制造业
18.94
8.60
10.34
纺织业
689.27
441.72
247.55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04.11
124.89
79.21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46.16
156.53
89.63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46.05
28.99
17.06
家具制造业
94.59
57.85
36.75
造纸及纸制品业
182.03
110.47
71.56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54.69
27.11
27.58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0.71
12.01
8.70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3.60
11.13
2.4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68.75
154.32
114.44
医药制造业
18.50
9.69
8.82
化学纤维制造业
148.92
75.27
73.64
橡胶制品业
86.41
49.41
37.01
塑料制品业
123.67
77.73
45.9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40.32
143.08
97.2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61.90
39.95
21.95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6.54
22.35
14.19
金属制品业
117.63
63.71
53.92
通用设备制造业
243.97
131.92
112.05
专用设备制造业
64.79
34.99
29.8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65.93
31.56
34.37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50.45
85.96
64.49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36.72
62.94
73.7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3.87
14.94
18.93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3.61
20.66
22.95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3.20
2.03
1.1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706.91
471.14
235.76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639.00
429.64
209.37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7.42
5.88
1.54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0.48
35.63
24.86

(四)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4019.99亿元,比2004年增长114.9%。其中,制造业占93.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6.5%。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行业有13个,比2004年增加7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前的行业依次为: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164.49亿元,比2004年增长109.1%。其中,制造业占87.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12.5%。利润总额超过5亿元的行业有10个,比2004年增加5个行业。利润总额居前的行业依次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详见表5)。
5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行业分布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利润总额(亿元)
     合    计
4019.99
164.49
采矿业
1.46
0.04
非金属矿采选业
1.46
0.04
制造业
3756.90
143.90
农副食品加工业
64.58
1.36
食品制造业
24.67
1.42
饮料制造业
20.32
4.01
纺织业
701.93
21.01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276.09
9.17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62.07
8.02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71.20
1.74
家具制造业
77.26
-0.35
造纸及纸制品业
144.36
2.88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49.38
3.41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4.07
-0.03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3.70
0.89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60.88
16.94
医药制造业
19.27
1.33
化学纤维制造业
271.48
6.93
橡胶制品业
58.64
-0.14
塑料制品业
143.74
5.0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72.85
14.11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96.16
2.85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6.39
2.88
金属制品业
123.80
4.85
通用设备制造业
289.45
12.78
专用设备制造业
61.62
3.3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61.69
3.27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85.06
5.94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21.41
4.63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6.65
2.16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5.66
3.15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12.53
0.2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61.63
20.5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46.71
21.23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23
0.22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1.70
-0.90

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总量较大的县(市、区)依次为:海宁市、桐乡市、平湖市和嘉善县。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超过二十亿元的县(市、区)有4个,依次为:海宁市、桐乡市、海盐县和嘉善县。
(五)企业科技活动
2008年末,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中开展科技活动[3]的企业有2842个,占42.2%;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有920个,占13.7%。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81.3%,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45.2%。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人员3.83万人,2004-2008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5%;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为53.47亿元,四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4.3%。
在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较快增长,2008年为30.62亿元,2004-2008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5.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投入强度[4]为0.85%,高于2004年0.53%的水平。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9.82亿元,投入强度为1.19%,高于2004年0.76%的水平。
分行业看,2008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过亿元的行业有10个: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投入强度在1%以上的行业有14个: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详见表6)。
表6          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行业分布
 
经费投入(万元)
投入强度(%)
     合    计
306161
0.85
制造业
303283
0.91
农副食品加工业
4021
0.69
食品制造业
497
0.22
  饮料制造业
4843
2.52
纺织业
24071
0.39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9832
0.40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7952
0.78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4341
0.74
家具制造业
1387
0.19
造纸及纸制品业
14366
1.1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7067
1.78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147
1.03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530
0.2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9096
1.16
医药制造业
5633
3.0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3710
0.88
橡胶制品业
6430
1.16
塑料制品业
8874
0.8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9636
1.2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277
0.1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691
1.04
金属制品业
5207
0.53
通用设备制造业
19351
0.79
专用设备制造业
9116
1.7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9187
1.6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0583
1.84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5640
2.25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0505
3.04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297
0.9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0
0.00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878
0.11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572
0.10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
0.00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06
0.37

分县(市、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过五亿元的县(市、区)是:海宁市、桐乡市和平湖市(详见表7)。
表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投入地区分布
 
科技活动经费投入
(亿元)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全 市
53.47
30.62
市 区
10.39
6.59
南湖区
5.65
4.32
秀洲区
4.75
2.27
嘉善县
6.41
3.33
海盐县
5.57
2.59
海宁市
11.76
6.75
平湖市
8.15
5.47
桐乡市
11.18
5.89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5]产值927.64亿元,新产品产值占同口径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9%。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283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13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18.1%。

二、建筑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我市共有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774个,从业人员19.76万人;建筑业个体经营户8366户,从业人员3.59万人。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5个,占0.6%;集体企业9个,占1.2%;私营企业664个,占85.8%;有限责任公司84个,占10.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个,占0.3%;其余类型企业10个,占1.3%。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占0.3%,集体企业占0.5%,私营企业占81.2%,有限责任公司占9.6%,其余类型企业占8.4%(详见表8)。

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万人)
     合    计
774
19.76
内资企业
772
19.76
国有
5
0.06
集体
9
0.09
股份合作
4
0.03
集体联营
1
国有独资公司
4
0.07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80
1.83
股份有限公司
5
1.63
私营企业
664
16.05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36.4%;建筑安装业占19.8%;建筑装饰业占35.8%;其他建筑业占8.0%。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90.0%;建筑安装业占5.3%;建筑装饰业占3.5%;其他建筑业占1.2%(详见表9)。

表9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资质内企业
资质外企业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万人)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万人)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万人)
     合    计
774
19.76
290
19.04
484
0.72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282
17.79
150
17.54
132
0.25
建筑安装业
153
1.05
53
0.80
100
0.25
建筑装饰业
277
0.69
64
0.51
213
0.17
其他建筑业
62
0.24
23
0.18
39
0.05

(二)建筑业总产值
2008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330.38亿元。其中,资质内企业[6]318.72亿元,资质外企业完成11.66亿元。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9.6%;建筑安装占6.3%;建筑装饰业占3.1%;其他建筑业占1.0%(详见表10)。
表10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建筑业总产值的行业分布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资质内企业
资质外企业
     合    计
330.38
318.72
11.66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296.12
292.28
3.84
建筑安装业
20.89
16.68
4.21
建筑装饰业
10.22
8.12
2.10
其他建筑业
3.15
1.64
1.51

(三)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价值
2008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57.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99.6万平方米,竣工价值150.55亿元。按用途分的房屋建筑完成情况详见表11。
表11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房屋建筑竣工价值
(万平方米)
(亿元)
合    计
1899.61
150.55
厂房、仓库
999.22
65.64
住宅
529.21
50.55
办公用房
121.27
10.11
批发零售用房
64.64
6.61
住宿和餐饮用房
30.68
3.25
居民服务业用房
17.79
1.50
教育用房
40.93
4.67
文化、体育用房
11.14
0.96
卫生医疗用房
6.51
0.86
科研用房
3.89
0.41
其他用房
74.34
6.02

(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的资产合计为167.27亿元,负债合计为118.37亿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8.9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0.8%(详见表12)。
表12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行业分布
 
资产合计
(亿元)
负债合计
(亿元)
所有者权益合计(亿元)
     合    计
167.27
118.37
48.90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145.57
104.64
40.93
建筑安装业
14.57
9.45
5.12
建筑装饰业
6.10
3.91
2.19
其他建筑业
1.03
0.37
0.66

(五)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8年,我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256.50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90.7%,建筑安装业占5.9%,建筑装饰业占2.9%,其他建筑业占0.5%;利润总额`6.68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74.2%,建筑安装业占23.5%,建筑装饰业占1.7%,其他建筑业占0.5%(详见表13)。
表13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工程结算收入(亿元)
利润总额(亿元)
     合    计
256.50
6.68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232.60
4.96
建筑安装业
15.25
1.57
建筑装饰业
7.38
0.11
其他建筑业
1.28
0.04

注释:
[1]所有者权益合计: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即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3]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是指有组织地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并有相应经费支出的企业。
[4]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是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5]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开发研制,但尚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投产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6]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是指依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2001年第87号)及《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2001]82号),已经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资质外建筑业企业指虽然没有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但实际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建筑业企业。
[7]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总承包企业是指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的建筑业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是指具有专业承包资质,可以承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的建筑业企业。不包括资质以外的建筑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
[8]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0

主题

1215

金钱

1万

积分

资深用户

发表于 2019-1-17 19:17:00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8:30-17:30
QQ群:
653541906
联系电话:
010-85786021-8017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意见反馈|网站地图|手机版|小黑屋|EPS数据狗论坛 ( 京ICP备09019565号-3 )   

Powered by BFIT! X3.4

© 2008-2028 BFIT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