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EPS数据狗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0|回复: 0

[数据快递] 通州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4339

金钱

6696

积分

高级用户

发表于 2017-12-8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鉴
年鉴分类: 行业分类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前进的第一年,我区经受住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考验,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区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兴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高。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5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43.8亿元,同比增长17.7%。三次产业结构为10.7:48.6:40.7。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产业化程度有所提高,支柱产业、特色产品规模有了新发展,农产品加工有了新突破,初步形成蔬菜、林果、花卉、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引进了御香苑、蒙牛乳业、东升方园等国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好地带动了农户生产。农产品配送、出口创汇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农业向生态、旅游、创汇等多种功能转变。

2003年全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1.5亿元,比上年下降1.8%。农业占全区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下降,由上年的12.4%下降到10.7%。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种植业(包括林业)产值14.4亿元,下降6.5%,养殖业产值15亿元,增长10.3%,种养结构由2002年的53:47调整为2003年49:51。年末耕地面积为30181.8公顷,比上年末减少8414.7公顷,下降21.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569.1公顷,比上年下降8.9 %;全年粮食产量12.3万吨,上年下降8.9%;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8.8%。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本年完成林业产值1.2亿元,完成植树造林面积3876公顷,全民义务植树242.1万株,林木采伐量1.5亿立方米。

我区奶牛、肉牛、和生猪等养殖业蓬勃发展。家禽、家畜出栏继续保持增长。牧业产值实现12.8亿元,同比增长10.3%。

渔业生产进一步加大投入,推广科学养鱼,观赏鱼养殖发展较快。成鱼产量10991吨。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工业园区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园区规划面积达到近6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五年来共引进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88家,其中引进亿元以上的企业28家。中科镓英、比亚迪、摩比斯、浙江精工集团等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落户通州。光机电、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为我区经济发展积蓄了后劲,使我区的工业发展向更高、更深层次推进。

2003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下同)1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中市属产值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全区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4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全区完成工业利润总额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2003年,农村个体工业个数为939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产品销售收入为8.9亿元;利润总额达到7659万元。

建筑业发展迅速,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15.6%; 建筑业实现总产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39.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2%;房屋竣工面积2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5%。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1亿元,同比增长66.5%。投资重点集中于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55亿元,比上年增长60.7%;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7%,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本年新增固定资产53.4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邮电通讯业

我区坚持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在道路交通、能源供给、环境保护、现代通信、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了较大进展,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完成市区供水管网并网工程,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铺设天然气管道55公里,天然气入户2.6万户。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全部完成,河东新城、南部新城两个110千伏输变电战竣工送电。交通运输迅速发展,全区货运输车辆达11593辆,普通汽车8351辆,农用车2267辆;出租汽车公司11个,营运出租车2043辆,小公共汽车285辆。

邮电通讯快速发展,2003年邮政业务总量达到6179万元,增长14.4%;全区住宅用户电话23.8万户,电信业务收入25984.8万元,ADSL用户到达16909户。

五、国内贸易、市场物价

市场经济进一步规范,消费品市场货物充足。2003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4亿元,同比增长15.5%。按类别分:吃的商品16.8亿元,比上年下降5.7%;穿的商品6亿元,比上年增长8.8%;用的商品19.4亿元,比上年增长38.1%;烧的产品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34.8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受SARS疫情影响,餐饮业为2.7亿元,比上年减少2亿元。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区商业、餐饮业、服务网点数2.2万个,比上年增加4805个,增长28.7%;全区商业、餐饮业、服务网点人数4.9万人,其中商业4.2万人,占总数的85.7%。

六、招商引资、外经、外贸

2003年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通过优化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招商引资硕果累累,2003年我区招商局引进实体投资项目50个,累计投资总额21.7亿元。全年引进税收7419万元,其中国税675万元,地税5603万元,企业所得税1141万元。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51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5%;出口创汇141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9%;全年新批外资项目57个,比去年增加17个,增长42.5%;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08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5.9%,

七、财政金融

2003年,全区积极培植财源,加强财税征管,深化财政改革、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源发展后劲增强,确保了重点支出和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区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94.5%。地方财政收入8.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地方财政支出19.2亿元,比上年增长31.7%。

金融业运行平稳,存款保持上升,贷款总量大幅增长。银行支付能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全区年末银行存款余额240.5亿元,贷款余额为131.9亿元,分别增长21.8%和32.3%;年末居民储蓄余额138.1亿元,比上年增加19.5亿元,增长16.4%。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3年,我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科技工作取得新的发展。全区共实施市级星火计划项目9项,实现产值4.9亿元。实施科技项目28项,其中:市级12项、区级16项。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78人,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125期,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万人次。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616万元,占总支出的0.3%。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财政用于教育事业支出2.75亿元,占总的财政支出的14.3%。全区拥有普通中学48所,在校学生4.9万人,有专任教师3192人;全区共有小学126所,在校生3.4万人,有专任教师3210人;全区共有幼儿园86所,幼儿在园数8483人;中等专业学校6所,在校生3475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区有文化馆1个,乡文化站1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0.2万册,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电视人口混和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12.4万户,比上年增加3.4万户,增长37.8%。

卫生事业保持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有卫生机构154个,其中医院43个,诊所38个,区卫生所73个,卫生技术人员3034人,比上年增加97人;医生1780人,比上年增加304人,每千人拥有床位3.26张。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体育设施、场地建设、各部门都有发展。全民体育竞技活动全面展开,全年举办区级体育比赛14次,参加比赛人3321人;参加市级各类竞赛获得奖牌36枚,其中:金牌12枚;二级运动员发展到21人,全民健身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十、环境保护、绿化

2003年,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对城市污染治理的督促检查力度,环境管理、环保执法、环境监测等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工业污染达标排放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三河三路”绿色通道等一批绿化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87%,较去年增加0.35个百分点。新建的运河文化广场、奥体公园、运河生态公园等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本年新铺草坪92.3万平方米。

全区共清运垃圾、粪便30.3万吨,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年污水排放量3175.5万吨,比去年增加631.5万吨,增长24.8%;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60%。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3年,我区年末总人口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2万人,占总人口的60.9%,非农人口23.9万人,占总人口的39.1%;新出生人口2320人,人口出生率为3.81‰,全年死亡人口4404人,死亡率为7.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2‰。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45元,比去年增加610元,增长10.5%,其中:工资性收入3630.5元,同比增长4.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81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去年29.9平方米上升到30.6平方米,同比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8.6元,比上年增加1887.6元,增长18.7%;人均消费支出8801.4元,增加1110.4元,增长14.4%;消费结构显著变化,食品消费进一步减少,居住、娱乐、旅游、穿着消费增加。人均住房面积由16.3平方米上升到17平方米。


附 2003年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表: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指标名称
单位
2003年
2003年为2002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万元
463931
115.5
万元
167698
95.2
穿
万元
60386
112.2
万元
194299
139.7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2003年

2003年为2002年%

粮食总产量

万吨

12.3

91.1

蔬菜总产量

914399

92.3

干鲜果

54648

112.2

鲜蛋总产量

14052

107.5

牛奶总产量

38565

120.0

水产品总产量

10991

73.7

生猪出栏

524418

103.6

出栏羊

189861

112.8

出栏肉牛

26218

100.9

出栏鸭

百只

37860

84.6

出栏肉鸡

百只

35760

68.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2003年
2003年为2002年%
自来水产量
万吨
1596
108.9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5328.6
101
饮料酒
18.96
34.5
纸制品
12756.5
130
化学肥料
57.9
51.9
激光盘
万片
4133.4
131.8
润滑油
2165
94.3
黏合剂
5148.06
112
肥皂(包括香皂)
781.9
77.5
塑料制品
万吨
2.4
87.6
工业陶瓷
2101
365.4
白银
千克
49064.2
231.5
铜加工材
7763
112.3
铝材
10568.2
110.9
光学仪器
60499
117.4
变压器
千伏安
309131
133.9





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每百户)


指标名称
单位
2003年
2003年为2002年%
空调器
108.2
115.2
淋浴热水器
88.8
102.8
彩电
133.1
107.3
电冰箱
105.6
100.7
洗衣机
104.2
105.6
家用电脑
48.2
123
微波炉
54.3
119.9
排油烟机
88.4
105.2
电炊具
76.6
104.9


农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每百户)


指标名称
单位
2003年
2003年为2002年%
空调器
40
100
热水器
27
142.1
彩电
117
102.6
电冰箱
102
97.1
洗衣机
103
103
家用电脑
13
144.4
微波炉
15
166.6
抽油烟机
33
137.5
汽车(生活用)
31
77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客服中心
关闭
在线时间:
周一~周五
8:30-17:30
QQ群:
653541906
联系电话:
010-85786021-8017
在线咨询
客服中心

意见反馈|网站地图|手机版|小黑屋|EPS数据狗论坛 ( 京ICP备09019565号-3 )   

Powered by BFIT! X3.4

© 2008-2028 BFIT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